部分地方公路“三亂”現象叢生,媒體推算公路一年罰款2700億元,如果這2700億真的存在,那真是可怕的數字。2700億是個什么概念?中國最大的銀行工商銀行,2011年的盈利利潤是2048億。那么工商銀行有400萬個工商企業的客戶,有兩億多的個人客戶,然4萬多個網點,干一年365天,才能掙到這樣的一個利潤,這還不如罰款罰的多。
媒體把公路年度罰款與銀行的年利潤相對比,既能體現罰款數量極大,又能讓公眾對罰款產生更直觀的痛感。不出意外的話,輿論針對公路每年2700億元的天價罰款,會把矛頭指向公路執法部門,會劍指罰款經濟??梢哉f,國家治理“公路三亂”和超載已有相當長的歷史了,但是越治越超,這其中固然有“以罰代管”的治理模式有關,更為重要的是,與超載背后的物流成本居高不下密切相聯。
現在,物流成本“超載”,比起大貨車超載貨物嚴重的多。有人曾統計過:一公斤貨物從上海到貴州通過公路運輸需要花費6—8元人民幣,而從上海通過海運運到萬里之遙的紐約卻只需花費1.5元人民幣。從更為宏觀的視角來看,在中國,全社會物流總成本占GDP比重的21.3%左右,而發達國家則是10%左右。即便是人力成本高昂的美國,這一數據在20世紀90年代大體保持在11.4%—11.7%范圍內。進入本世紀后十年,尤其在本世紀頭兩年,更下降到10%左右,甚至在2002年降為8.7%。